湖南日报5月5日讯(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李芳彩 湛志飞)今日起,长沙多地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。为什么五一假期后开展区域核酸检测?是发现密接者还是为了保险起见?多轮核酸检测的意义何在?湖南省疾控专家回应市民关注热点。
为什么要开展新一轮检测?
专家表示,“五一”小长假大量人群返乡,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从中高风险返回,可能存在已经被感染者尚在潜伏期,或由于检测技术、采样技术等原因导致的“假阴性”人员。而小长假期间,相对密集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将会加速病毒的传播。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些病毒携带者,将可能导致社区传播。因此有必要进行区域性的全员核酸检测,以便及早发现可能的感染者,及时控制传染源,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。
奥密克戎变异株更容易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
近期,国内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多为奥密克戎变异株,其较德尔塔变异株潜伏期更短,传染性更强,传播速度更快,而且感染后症状并不明显,隐匿性强,更容易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。往往在有症状、被检出阳性前,已经不知不觉中传播了多人或已经传播了好几代。这也导致了病毒的流调溯源、密接与次密接的排查与管控更加困难。
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,目的是迅速从人群中找出阳性感染者,再通过流调溯源,密接及次密接的筛查和管理,找出可能的感染者,通过这一系列围追堵截与病毒赛跑。
多轮核酸检测很有必要
核酸检测是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检测鉴定高精准有效的方法,是目前疫情防控当中非常重要的手段。但核酸检测并不能一招制胜,并不能检测出所有的感染者或者传染源。也就是说有可能出现假阴性,从检测手段本身来看,存在一个检测限的问题,在被检测标本中的病毒含量低于这个检测限时,会导致假阴性结果的出现。此外,核酸检测是一个多环节的工作流程,包括采样、标本转运、标本签收、核酸提取、核酸扩增等,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,都有出现“假阴性”的可能。特别是由于采样者手法的差异,咽拭子采集不到位,没有采集到足够的人体细胞,后期就无法检测到病毒核酸。区域全人群的多次核酸检测,能克服由于采样时机、采样技术、检测手段等造成的检测结果的差异,从而提高精准度,确保不漏检。所以,多轮核酸检测很有必要。
责编:唐薇
来源:湖南日报
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 “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”主题新闻发布会(文字实录)
“陕西咸阳附近千亩辣椒免费摘”不实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1日)
涉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”举报邮箱开通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0日)
三湘时评|乌镇峰会,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
“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”不实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7日)
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“三联单”,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
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“土特产”
胡湘平|湘超: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
下载APP
分享到